鼓山镇非遗“食”力派 留住舌尖上的古早味
时间:2024-06-28 17:55

  6月27日上午,在晋安区鼓山镇鼓一村举办第二届后屿线面技能大赛暨传承人技艺交流比赛,本次活动由晋安区总工会、晋安区委人才办指导,中共晋安区鼓山镇委员会、晋安区鼓山镇人民政府主办,鼓山镇总工会、鼓一村、鼓二村、鼓三村、鼓四村承办。

    

  来自鼓一、鼓二、鼓三、鼓四4个村的线面制作师傅同台切磋,现场展示了饱含“乡愁味道”的后屿线面制作非遗技艺。 

  

  “后屿线面”起源于南宋,至今有800多年历史。经过漫长岁月的改良,“后屿线面”制作技艺渐趋精湛,有九道大工序,十几道小工序,并且对环境的温度、湿度、风力等关键因素也非常讲究,由此制作出的线面“丝细如发、柔软而韧、入汤不糊”,因其发源于鼓山镇后屿村而得名,一直是福州人喜事节庆、生日寿辰、走亲访友的必备民俗食品。2022年,后屿线面制作技艺入选晋安区第五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鼓山后屿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非遗文化融入民众日常生活。今年以来,晋安区鼓山镇充分发挥传统非遗文化资源优势,以各类活动为契机,通过保护与传承相结合的“党建+非遗”模式,展示非遗作品,把非遗传承和群众文化教育相融合,让非遗传承工作走进村庄,不断提振辖区内群众的文化自信,为乡村振兴加码赋能。  

 

  

  这场后屿线面技能大赛 

  共由8人参赛 

  现场数百观众 

  一同为鼓山非遗实力派的 

  精彩技艺喝彩 

  

  活动现场 

  参赛选手们选用 

  后屿松山井水和 

  优质面粉为原料 

  经过压、切、搓、串、挂等工序 

  现场制作线面 

  

  快看!鼓一村推选出的参赛选手,只见他双手不停地将面条从面缸内扯出,交叉着绕到两根面棒之间,身体随着节奏左右晃动,仿佛舞蹈一般。面条在他一进一退的拉伸之间,逐渐变得细若银丝。拉伸好的线面在一排排面架上整齐晾晒,如同闪烁着动人光芒的白色瀑布…… 

  经过紧张激烈的角逐,鼓一村获得第一名,鼓二村获得第二名,鼓三村、鼓四村获得第三名。  

“大家快来品尝一下今天现场制作的线面”,不一会主办方工作人员端出了一碗碗热气腾腾的线面。

  

    浓浓古早味的后屿线面

  让众多观众一饱口福 

  

  从外地回乡探亲的老伯在品尝后感慨地说,“正宗的后屿线面确实和机器制作的线面口感完全不同,现在市面上很难找到了。对于福州人来说,每一根线面都饱含着思乡之情,我们现在传承就是要留住舌尖上属于家乡的味道。”
 
 
来源:晋安区鼓山镇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政策文件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