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在小学生群体中出现一种新的游戏——拍“烟卡”,他们到处收集烟盒制作烟卡,并根据收集的难易、品牌的不同区分稀有程度。
记者走访发现,福州部分小学门口有学生聚集在一起拍“烟卡”。对此家长表示十分担忧,孩子将精力放在“烟卡”上,从而产生了对烟草的好奇心,可能诱发吸烟等不良行为,从而影响身心健康。有人认为,这就是自己小时候拍纸青蛙的“变种”,玩这些“总比泡网吧、打游戏强”,过段时间小孩腻了也就过了。也有人说,孩子有自己的交往方式,只要立好规矩,比如不买卖“烟卡”、不吸烟,自己作为家长并不反对。
对此,专家呼吁,校方应当明令禁止此类带有吸烟暗示的游戏,可以推出具有教育意义的“卡片”,既能兼顾孩子们的游戏天性,又能保护他们的探索欲望。
其实,不管是“烟卡”还是此前流行的盲盒,允许学生适度娱乐无可厚非。就像“80后”小时候收集弹珠、干脆面卡片一样,谁没有点童年回忆?但放权不等于放任,学校有义务提醒关注,家长更是孩子身心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了解他们的动向并积极引导,遏制不良倾向,立规矩、防沉迷,或许是应对一波又一波“流行趋势”的不变方法。
近日,海峡都市报记者走访有关学校
对拍“烟卡”现象进行了采访
“来来来,先锤子剪刀布,你们绝对赢不了我。”近日,记者走访了福州多所小学,在仓山区胪雷小学附近看到了正在进行拍“烟卡”比赛的小阳(化名)和涛涛(化名)。
小阳和涛涛在拍烟卡
两人手里都攥着一把“烟卡”,不断来回用手掌拍击地面,试图将烟卡拍翻。小阳告诉记者,“烟卡”的玩法很简单,两人先石头、剪刀、布决定谁先拍,拍打者用手掌击打地面,成功将卡片拍翻面则视为赢家,可以拿走卡片。
“已经流行有一段时间了,先是在六年级学生中开始流行,后来他们教我们玩,我们就也开始玩了。”一边说着,小阳一边向记者展示了颜色各异的“烟卡”。
涛涛向记者展示自己的烟卡
记者通过交流了解到,他们通过捡拾压扁的废弃烟盒来制作“烟卡”,叠法简单,轻易就可以完成。“我有500张烟卡,今天只带出来了一部分,每张都是我自己做的。”涛涛说道。
除了用废弃烟盒自制,“烟卡”还可网购。记者在多个电商交易平台搜索发现,不少商家都售卖“烟卡”,且大部分都打着“稀有绝版”“高颜值”“真烟卡拒绝印刷”等标签,有的店铺甚至是“烟卡”专卖店。
“烟卡”的销量十分火爆,记者随机点进几个“烟卡”商品链接,看到不少“烟卡”销量已经达到2万+,更有甚者贴有“24小时内1000+人已买”的标签。每张烟卡的价格在0.4元至1元不等,最低是十张起购,购买的数量越多价格越便宜。
多家店铺客服告诉记者,他们家的“烟卡”保真,是从正规烟厂回收来的瑕疵品烟盒,是未使用过的全新产品。
“孩子随地捡烟盒,有的还从垃圾堆里翻出来,真的很担心卫生问题。”仓山区第六中心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家长刘先生告诉记者,孩子基本都会将捡来的烟盒自制成烟卡,有时还会向有抽烟的长辈索要空烟盒,自己很担心孩子沉迷其中,影响学业。
陈先生的孩子正在上二年级,他告诉记者,孩子曾向其抱怨为什么不抽烟,这样就可以拿烟盒做烟卡,“那么多好看好玩的卡片不玩,为什么偏偏喜欢烟盒做成的玩具,而且孩子还根据香烟的价格来给‘烟卡’分等级,基本已经熟知香烟的档次了”。陈先生也表示,十分担心孩子因为家里没有烟盒而去购买香烟。
对此,记者采访了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启光。杨教授表示,玩乐是孩子们的天性,每一代人都有他们独特的游戏方式,正如“80后”、“90后”热衷于玩“四大名著卡”“动漫卡”一样,“烟卡”已然成为“10后”孩子们的一种独特游戏文化。
“但‘烟卡’游戏背后所附带的烟文化与消费问题是需要引起重视的。”杨教授指出,在“烟卡”游戏中,孩子们可能会不自觉地接触到吸烟的概念,这对于未成年人而言,是一种不良的思想侵蚀。
杨教授建议,首先,青少年依法属于禁烟群体,家庭与学校肩负着双重责任,需携手对孩子进行积极且有针对性的引导。在家庭层面,家长作为孩子的首任教育者,应以实际行动树立正面的消费榜样,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言传身教,让孩子深刻理解吸烟对身心健康造成的严重危害。而在学校环境内,校方应当明令禁止此类带有吸烟暗示的游戏,营造一个远离烟草文化影响的安全学习环境,杜绝任何可能诱发不良行为的因素。
“在引导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兼顾孩子们的游戏天性,通过正向的宣传和教育,保护他们的探索欲望。”他建议,学校可以巧妙地借鉴孩子们喜爱的收集卡片游戏模式,设计并推出一系列富含学校特有元素或地方文化底蕴的“教育卡片”。这些卡片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满足其收集乐趣,更能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传递积极的价值观与消费知识,从而在保护与激发孩子们探索欲望的同时,有力地引导他们树立起健康的消费观念,为他们的全面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